✨ 揉腹法的功效与原理
仙人揉腹法,又称为"内壮法",是一种通过简单有序的轻柔按摩使内脏元气汇聚、气血运行通畅的自我保健方法。它通过一套系统的按摩动作,横向联通足阳明胃经、足太阳脾经、足少阴肾经、足少阳胆经、足厥阴肝经和任脉等多条经脉,使整个腹部的内脏得到运动。
中医学认为"背为阳,腹为阴",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,被喻为"五脏六腑之宫城,阴阳气血之发源"。此法不仅将上脘、中脘、下脘三穴打通,而且揉法一直沉到丹田,将中焦和下焦连成一片。
坚持练习可达到"通和上下,分理阴阳,去旧生新,充实五脏,驱外感之诸邪,清内生之百证"的效果,对多种慢性病和虚弱状态有辅助治疗作用。
📝 练习方法与步骤
以下是仙人揉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,建议按照顺序进行:
预备势:在保暖前提下,脱衣松裤,正身仰卧在床上(最好枕矮枕),全身放松,凝神静虑,调匀呼吸,舌抵上腭,意守丹田。
第一式:按摩心窝部:两手中三指(食、中、无名指)对接按在心窝部位(胸骨下缘柔软处),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21次,再逆时针按摩21次。
第二式:回环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: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而下,一边顺时针转动一边下移,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(小腹下部毛际处)。然后两手中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,一边按摩一边向上走,回到心窝处,两手交接而止。循环做21次。
第三式:推按腹中线部位:两手中三指相接,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,直推至耻骨联合处,共21次。
第四式:右手绕脐腹按摩:以右手由右→上→左→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。
第五式:左手绕脐腹按摩:以左手由左→上→右→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。
第六式:推按左侧胸腹:左手做叉腰状,置左边胁下腰肾处(大指向前,四指托后,轻轻捏住)。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,然后以此为起点,直推至左侧腹股沟(大腿根)处,连续推按21次。
第七式:推按右侧胸腹:右手做叉腰状,置右边胁下腰肾处(大指向前,四指托后,轻轻捏住)。左手中三指按在右乳下方部位,然后以此为起点,直推至右侧腹股沟(大腿根)处,连续推按21次。
第八式:盘坐摇转:改为盘坐势(双盘、单盘或自然盘坐),两手握固(拇指在里,四指收拢)轻按两膝上,全身放松。上身微俯,缓缓摇动。先自左→前→右→后顺时针方向摇转21次;再自右→前→左→后逆时针方向摇转21次。摇转幅度宜大。
🔍 练习注意事项
进行仙人揉腹练习时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最佳时间:清晨睡醒时(早课)、中午(午课)、晚上临睡前(晚课)为佳。如事务繁忙,至少早晚两课必须坚持。
循序渐进:开始时可一课做3遍,3天后一课做5遍,再3天后一课做7遍。
身心状态:练习前解开衣裤,以直接揉摩为宜。练习时必须凝神静虑,动作轻松、柔软、缓慢,不能用拙力。
呼吸配合:保持呼吸匀畅,切忌闭气着力。
禁忌人群:腹内患有恶性肿瘤、内脏出血、腹壁感染及妇女妊娠期间均不宜练此功。
💡 预期效果与反应
坚持练习仙人揉腹法后,你可能会体验到以下一些正常反应和效果:
效果类型 | 具体表现 | 原因说明 |
---|---|---|
腹部温热 | 做到第六到七遍时感到腹部温暖 | 是内气汇聚的表现 |
胃肠蠕动有声 | 动作熟练后会出现胃肠蠕动的感觉,甚至他人能听到肚子"汩汩"声 | 内气汇聚后运行通畅的表现 |
头脑清爽愉快 | 做完后感到头脑轻松,疲劳感消失 | 揉腹使中焦气健运,清气上升,头脑轻松 |
排除宿便 | 可能出现大便黑臭、拉肚子、肚子疼等现象 | 内气汇聚攻冲宿疾、排出胃肠毒素的表现 |
食欲改善 | 胃口变好,消化吸收功能增强;瘦弱者体重增加,虚胖者变得结实 | 元气汇聚充沛 |
面色光润 | 面色越来越光彩,皮肤细嫩,身体强壮 | 长期揉腹使内脏血运丰富,内分泌协调,内脏元气充盛 |
⚠️ 重要提醒
虽然仙人揉腹法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自我保健方法,但需要注意:
如果练习后感到不适,应减少练习次数或暂停,必要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保健人员。
本法主要起保健和辅助调理作用,不能完全替代医疗手段。患有严重疾病者应遵循医嘱进行治疗。
练习期间可能会出现腹内作响(肠鸣音)、嗳气、腹中温热或易饥饿等现象,这属于正常的练功效应,可顺其自然,无须特殊处理。
希望以上介绍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实践仙人揉腹法。持之以恒地练习,相信你会逐渐感受到它带来的健康益处。
评论列表: